首页 实验室先导课 研学基础课 研学课题库
学习中心

退出登录

code:

vid:

uuid:

requestId:

Time:

用经济思维促绿水青山-环保背后的经济学分析

选题分析

适合任何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学生以及有志于学习经济学、政治学、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学生学习;只要基本基本的数学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即可;需要文献数据库的账号以及一定的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。

关联专业:环境科学,经济金融
课程热度:794
课程标签:消费,成本,收益
适用人群:高中生

课程内容

课程目录

第一章项目整体介绍

1.经济学的来源与目的

15:17试听

2.环保与经济

16:50

第二章环保经济学的基础知识

3.没有好人与坏人

14:21

4.欲望是无限的,资源不是

15:37

5.供给与需求

15:54

6.企业的成本与收益

17:24

第三章第三方调控

7.消费的幸福感

16:54

8.为什么需要第三方来指引

16:15

9.法律的作用

17:32

第四章选题剖析

10.生活里的经济学

17:15

11.经济学的分析路径

18:36

第五章研究方法

12.学会找文献

15:54

13.学会识文献

16:10

14.学会用文献

16:44

15.调查研究法

16:46

16.调查问卷的制作和统计

17:09

第六章处理数据或资料

17.如何整理文献数据

16:19

第七章如何把方法应用在本课题

18.环保经济学文献的查找处理

15:09

19.生产者、消费者和管理者的调查

17:33

20.课题的谋篇布局

16:28

第八章研究报告撰写指导

21.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

17:32

22.研究报告怎么写

16:33

课程介绍

资源短缺、环境保护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。那么,经济学作为门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学科,能否将其学以致用,来解决我们的生态问题,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呢?本课程将从经济学这一领域着手,探索环境保护和资源配置背后的经济学逻辑,让同学们从经济学专业的角度,去认识资源短缺环境保护的问题,去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。同时,本课题还能够结合高中政治学科中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,加深同学们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应用。

课题收获:

通过这门课,你可以有以下收获:

1.从理性人假设、马斯洛需求层次、供需平衡、博弈论、国家调控等方面全方位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; 2.明确经济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,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、解决环境问题; 3.掌握经济学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,掌握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方式; 4.掌握研究性学习流程,培养科学的研究性学习思维,增强创新思维与逻辑思维,提高科研技能,提升科研素养。

讲师介绍

王舒露硕士

主要研究方向:

王舒露,本科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,硕士就读于北京化工大学。曾获得“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”和“北京市优秀毕业生”的荣誉称号。


论文指导服务:

提交创新学习报告后,用户可自行选择学习论文课程,在课程指导下完成一份论文,创新教育实验室对提交的论文提供一次免费指导,帮助学生完成更高质量的论文。

账号登录

忘记密码

角色选择

你想进入学生端学习还是老师端设置管理?

学生端
教师端

找回密码

请填写手机号
认证码错误

重置密码

密码不一致